铸根魂、亮底色,党建引领助推学院发展
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擦亮大学的社会主义底色。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常态化开展师生思想政治教育,挖掘学科背后的思政元素,构筑专业特色的立体化思政体系。深化师德师风建设,开展青年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培训班,建设“四有”好教师队伍。扭紧“党建+业务双螺旋”,激发基层支部活力。教工党支部双带头人比率保持100%,昆虫学系教师党支部“双带头人”工作室示范效应良好,建成“羽化工作室”。
学院党委入选教育部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获评2019年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支部入选全国高校首批“百个研究生样板支部”,2人获评江苏省优秀共产党员,6项工作获省级及以上表彰。
搭平台、强队伍,师资建设打造学术高地
组建科技创新团队,聚力赋能科学研究。学院通过内部培养和人才引进,积极构建以领军人物为核心,科研骨干为主体,博士后、钟山研究员相配套的研发团队,近10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8人,新增国家和省部人才65人次。作物疫病团队入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1团队入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团队入选江苏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团队入选2020年江苏省十佳研究生导师团队。
助力青年教师成长,优化人才队伍结构。成立青年教师发展委员会,聘任资深党员教授担任发展顾问,实施青年教师海外进修计划、优秀学术骨干培养计划,做好新老教师“传帮带”;成立青年教师联合会,开展青年教师养成计划,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学院现有专任教师97人,教授58名,副教授37名,其中40岁以下人员占比50%以上,科研项目负责人进一步年轻化,重点项目负责人基本在50岁以下,充分体现了青年人的发展潜能。
重创新、彰特色,学科发展对接国家需求
坚持“四个面向”,顶层规划学科发展方向。学院形成有害生物与作物互作机理与防控新策略、有害生物抗药性与绿色农药创制和有害生物灾变预警与综合治理三个具有鲜明特色的新型交叉研究方向,全面推进学科建设。植物保护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评A+,2018年入选第三轮江苏省A类优势学科。
依托科研平台建设,加快学科发展。2014年启动“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进一步完善基础研究平台和技术成果示范体系,将植物保护学院公共实验平台构建成软硬件设施先进、功能完善、水平一流的高层次研究平台;目前学院正积极筹备“作物免疫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已完成规划并进入实际建设阶段。
近10年,累计到账科研经费3.98亿元,其中纵向项目(课题)517项,国家级250项;发表SCI论文1803篇,其中IF>9论文60篇,IF>5论文302篇;相关团队研究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等奖项25项。
生为本、多举措,人才培养契合社会需求
推动教学改革,提高育人质量。紧密围绕国家战略和农业发展对植物保护人才的需求,三次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培养模式,10年共授予学士学位1288人,硕士学位1857人,博士学位483人。优化课程设置,成立昆虫学、植物病理学、农药学三大课程群,获2017年江苏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加强教材、课程资源建设,出版各类规划教材17部,建设各类精品和一流课程26门。植物保护专业先后入选教育部卓越农林人才培养计划、江苏省重点专业、江苏省品牌专业一、二期建设工程和首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并在全国率先通过教育部农科类第三级专业认证,5次获国家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篇、提名奖1篇,江苏省优秀博士论文13篇、优秀硕士论文11篇、优秀本科论文6篇。
加强教育引导,推进一二课堂协同育人。推进分类培养,搭建专业学科交流竞赛平台,本科生形成“四竞赛、三品牌、二载体、一平台”创新实践体系,研究生依托“两沙龙一论坛”学术活动阵地,全方位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学院于2018年发起的“全国大学植物保护专业能力大赛”,成为我国高等学校植物保护专业权威性最高、影响力最大、参与度最广的一项专业性赛事。学生年均获省级及以上荣誉奖励90余人(次)。
溯历史、承初心,文化建设激发发展活力
追溯学院历史、凝练学科精神,营造学农为农氛围。征集修订学院院徽、院训,制定学院视觉识别系统。以院庆20周年为契机,成立植保行业校友会,邀请校友返校共叙情谊,共谋发展。以学科百年为契机,开展“风云百年砥砺今朝”专题展览,以院史铭党史,做到知史爱院。设立“陆家云奖教金”“晋良奖学金”,注资方中达奖学金、尤子平奖学金。
挖掘学科文化、展示学科特色,搭建线上线下宣传平台。开展公共空间升级改造,打造植保“时光长廊”、昆虫集邮文化墙等特色文化空间,共筑植保人精神家园。更新学院网站,加强微信公众号建设,打造网络宣传空间,学院年均在学习强国、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科技日报等主流媒体宣传报道百余次。
勇担当、求实效,社会服务助力三农发展
产学研结合,深化科技助农。长期开展病虫害趋势研判、抗药性调查,制定行业标准、提出治理方案,发挥植保领域国家智库作用。近10年立项横向项目累计到账经费1.0亿,获得国家专利197项、国际专利8项。输出专家人才,扎根边疆,服务当地农业发展、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和乡村振兴战略,胡白石教授获评第九批优秀援疆干部并记功。开展基层植保人员技术培训,提高一线人员病虫害防治水平,推动行业科技进步。持续44年开办全国作物病虫害测报技术培训,2019年被农业农村部评价为“植保人才的黄埔,农业卫士的摇篮”。
学生志愿活动,专业服务社会。“中华虎凤蝶保护”团队连续十二年开展护蝶行动和环保科普,“大学生植物医院”团队免费为农民和广大市民诊治植物病虫害,用专业知识服务社会,“绿色生活”团队开展农药残留科普与调研,在专业实践中践行绿色农业、生态中国发展理念,学生团队获第三届全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等省级及以上荣誉21项,获央视新闻、人民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累计阅读量破千万余次。
引进来、走出去,国际交流提升学科影响
开放合作,扩大学术交流。与国内外顶尖研究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先后举办了国内外学术会议70余次,打造具品牌效应的“钟山植物免疫学讲坛”,邀请包括美国、欧洲科学院院士在内的专家110余人,在线参与的科教人员累计近1.5万人次。619人次教师、426名学生获资助出国访问或参加国际会议。
深度参与,提升国际影响。3人次担任OMGN等国际学术组织的执委;52人次担任PLoS Pathogens等31种SCI期刊的编委,出任MPMI等期刊的专刊召集人4次;在第17届国际植物-微生物互作大会中王源超教授是唯一受邀做大会报告的中国学者;合作在Science、PNAS、Plant Cell等国际顶级杂志上发表论文100余篇;承担了包括基金委国际合作重点项目在内的5项国际合作项目,学院专家团队在国际学科领域的影响力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