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学校科技工作始终坚持以引领创新和支撑发展为根本目标,以高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为基本原则,自觉履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使命担当,着力提高聚焦前沿基础创新能力,着力加强解决行业关键科学问题能力,着力强化科技支撑行业和区域发展的能力,着力提升科教融合协同培育农业科技人才的能力,为学校建设农业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发挥有力支撑,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智慧力量。
一、整体思路
立足学校发展全局,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通过科研组织模式创新激发、科技评价改革引导激励、成果转移转化改革规范促进、平台建设共享夯实保障,全面激发出我校科技创新的新活力和后动力,加快促进全面融入我国乃至全球农业科技创新网络。同时,紧扣学校已有科技创新资源禀赋和区域农业农村产业基础,加强前瞻布局,不断攻克关键核心技术,聚焦优势领域,推动适用技术转化应用,在重点关键领域尽快实现跨越,抢占事关长远和全局的农业产业发展关键节点和农业科技创新制高点,更好地发挥出我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二、工作举措
面向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有组织科研新模式;通过深化管理评价改革,积极营造追求卓越的创新文化氛围。一是,围绕世界科学竞争前沿和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重大科学理论问题,开展学科布局和方向整合,在生物种业、重大生物灾害、农业资源环境、健康养殖、食品科学、信息农业等领域部署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重大任务,取得了一批原创性成果和突破性技术。二是,主动布局工程技术与生命科学等交叉学科的融合发展,成立国内高校首个作物表型组学交叉研究中心,致力于在全球范围内组建跨学科研究团队,建设国际一流作物表型组学研究国家平台;以作物学和系统生物学交叉创新研究为核心,组建生物信息中心,系统解析作物复杂性状的遗传调控规律,构建作物生物大数据。三是,聚焦国家种业振兴需求,服务国家大豆产业发展需求,实施大豆南下等行动,自1984年起开始我国南方大豆地方品种的搜集、保存和研究,目前共搜集大豆地方品种7000余份,近十年来大力推动了大豆的种质资源保护、品种创新和产业发展,2021年由中国工程院院士盖钧镒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崖州区坝头热带大豆优良品种选育试验基地进行的大豆南繁育种,小区测产试验亩产超500斤,远超国内平均亩产270斤的水平。四是,落实教育部破“五唯”行动和规范SCI论文指标要求等,全面推进以质量为导向的科研绩效分类评价与激励办法落地实施。
三、科技工作成效
十年来,学校新增国家创新群体2个,国家杰青10人;国家级平台8个,省部级平台57个;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科技奖10项,省部级一等奖39项;获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1次,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2次;入选农业农村部十大引领性技术2项。以亿德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为通讯作者单位发表 SCIENCE 3篇,NATURE 1篇,CELL 1篇。10篇咨询报告获中央领导批示,获批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江苏省新型培育智库各1个。创办国际期刊Horticulture Research、Plant Phenomics与BioDesign Research,其中Horticulture Research连续三年蝉联园艺领域世界第一。
(一)持续强化并延伸以粮食安全为导向的前沿基础研究
聚焦国家农业现代化战略需求,以服务国家粮食安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组织专家潜心研究,攻克农业前沿基础问题。在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物疫病成灾机制、农业害虫迁飞预测预报等领域取得了原创性理论成果,处于世界领先水平。万建民院士团队阐明了自私基因在维持植物基因组的稳定性、促进新物种的形成中的分子机制,探讨了“毒性-解毒”分子机制在水稻杂种不育上的普遍性,为揭示水稻籼粳亚种间杂种雌配子选择性致死的本质提供了理论借鉴,研究成果发表于Science,入选2019年中国农业科学重大进展,为提高水稻产量提供有力的理论和技术支撑。王源超教授团队围绕疫霉菌诱发的病害成灾机制这一困扰国际植物病理学界近百年的科学问题,发现了疫霉菌致病新机制,提出了作物疫霉菌“诱饵模式”致病机制模型,从分子水平揭示了作物疫病成灾机制。这也是国际植物-微生物互作领域近年来的一次重大理论突破,成果发表于Science受到国际学界广泛关注报道,入选2017年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
(二)加快培育“高精尖缺”农科人才,汇聚一流创新研究团队
坚持以创新的科研组织与科研布局吸引汇聚高端人才、培养青年人才,在植物病理学、植物营养与有机肥、动物营养、预防兽医、肉品科学等领域形成了具有行业影响的科研团队。在基础研究领域,王源超教授领衔的作物疫病研究团队,朱艳教授领头的信息农业研究团队获批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窦道龙等10位教授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孙少琛等20位青年教师获得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范晓荣等29人获得江苏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学校获批建立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柳李旺等16位专家获得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称号。丁艳锋等3位专家领衔的团队获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王秀娥等6位专家领衔的团队获农业部创新人才团队称号,构建了多学科、多层次的人才队伍体系。
(三)聚焦需求服务产业,构建链式科研模式
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需求,深挖行业关键技术需求,凝练共性科学问题,布局创新要素,开展组织性科研工作。利用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稳定支持菊花、苏淮猪等产业链项目,组织动植物营养、抗逆遗传、农产加工、废弃物综合利用等科技力量,开展产业科技链式创新。菊花产业链在新品种选育、资源保藏、抗性筛选、特色食品等衍生功能性产品开发等方面形成了系列可转化可落地的成果。苏淮猪项目揭示了母猪繁殖性能调控规律,胎均产仔增加1.46头,筛选了肌间脂肪调控靶点并建立全生育期营养标准,制定免疫及病害防控技术体系,开发地方猪肉产品的优质利用,形成废弃物高校利用及生态养殖技术体系,为地方生猪产业稳产保供提供了有力支撑。上述组织性科研模式的构建,提升了学校科研组织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60余位教授受聘于国家、地方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在作物育种栽培、土肥植保、畜禽养殖、农产加工、地方特色农产开发利用等领域服务产业亟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的有效供给。
(四)不断完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全力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预研
以重大问题和任务为导向,整合优势资源,创新体制机制,夯实科技创新大平台建设。十年来新增65个部省级及以上科研平台,到位建设经费超过6.3亿元。农村土地资源利用与整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绿色农药创制与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国家发展改革委批准成立,猪链球菌病诊断国际参考实验室获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批准成立,动物消化道营养国际联合研究中心、中国-肯尼亚作物分子生物学“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和南京水稻种质资源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科技部批准成立,现代作物生产协同创新中心获教育部认定为首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这些平台均填补了我校在该类平台中的空白。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在上轮生物和医学领域国家重点实验室评估中获评“优秀”。国家肉品质量安全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连续2次评估优秀。现代作物、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肉类生产与加工质量安全控制3个协同创新中心连续2个建设期绩效评估优良,获江苏省财政资金滚动支持总经费达1.278亿元。围绕“作物表型—基因—环境”重大科学问题,牵头筹建作物表型组学研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项目被列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成为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首个部省共建设施。
十八大以来,尤其2014年人文社科处独立建制后,不断完善人文社科基金和社科科研机构等管理运行机制建设,召开学校人文社科大会,推动出台《亿德体育【中国】有限公司人文社会科学繁荣计划》。建立和完善以创新和质量为导向的人文社科科研成果多元学术评价体系,推动实施分类考评制度。
十年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项,领跑全国同类院校。新增国家级科研机构2个;省部级科研机构10个,其中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和重点培育智库各1个。新增教育部特聘教授2人;教育部青年特聘教授3人;国家级青年人才2人;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4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人文社科研究成果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6项,其中一等奖2项;获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共67项,其中一等奖10项。50余篇政策咨询报告被省部级以上部门采纳或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其中10篇被中央部门采纳或获得国家领导人肯定性批示。2012年起,连续10年召开《江苏农村发展报告》成果发布会并出版《江苏农村发展系列报告》,编发《江苏农村发展决策要参》45期,引起政府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多家媒体采用报道产生强烈反响。
(六)创建世界一流学术期刊,主动把握学术话语权
先后与Nature出版集团、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 | Science出版方)合作创办《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植物表型组学》(Plant Phenomics)、《生物设计研究》(BioDesign Research)等期刊。《园艺研究》2022年JCR影响因子7.291,在园艺、植物科学、遗传学领域均位列一区,近三年连续蝉联园艺领域第一名;2018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D类项目,2019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领军类期刊项目。《植物表型组学》2022年JCR影响因子6.961,在农学、植物科学、遥感领域均位列一区;2020年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生物设计研究》入选2021年度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高起点新刊项目。